文慧法师:观照内心,认清自我,智慧处理事物

佛法评论阅读模式

  由于往昔业力的牵引,我们都有这样的习气,那就是不断地向外寻找攀求,心随境转,外面有任何风吹草动,马上就想要去看个究竟。我们的心就像一面镜子,不断地去“照见”外境,在色声香味触法的六尘中流连徘徊,不知不觉中造下诸业,却甚少反过来照一照自己。

  有一句话是说,人看不到自己的后脑勺,我们很少能把向外照的镜子反过来照一照自己,在人与外界的接触中,六根就是媒介,而在这个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则是我们的内心,也被称之为“心王”。如果把人的身心活动比作一驾行驶中的马车,那么身体就是这个车子,六根就是拉着车子前进的六匹马,心则是驾车的车夫,如果不把车夫管好,这驾马车就会四处乱跑,车夫管好了,驾车的六匹马自然也就言听计从了。因此,观照我们的内心就非常重要,这会直接影响我们的心态和身口所造的种种活动。

  《世说新语》中有管宁割席的典故,说的是管宁和华歆是好朋友,两人坐在同一张席子上读书,有个穿着礼服的人坐着有围棚的车刚好从门前经过,管宁还像原来一样读书,华歆却放下书出去观看。管宁就割断席子和华歆分开坐,说:“你不是我的朋友了。”从佛法来去看,两人观照内心的功夫深厚截然不同,一个时刻观照内心,能自己当家做主,一个则内心时刻向外观望,攀援外境,被六尘做了主。

  因此,在待人处事中我们需要时时观照身心的变化、状态和行为,心是不是被种种的“受”与“爱”所牵引,只有回归到观照内心,认清自我,才能够更智慧地处理各种事物。儒家也有“行有不得,反求诸己”之说,说的也是需要反观自身,向内心去观照,而不是埋怨外境、希求他人,因为那些不过是因缘聚合而成。当我们回归自身,观照内心,安住好身心的时候,或许很多事情也已经在悄然变化,正如佛陀所说“应观法界性,一切唯心造”。

  六祖慧能大师在坛经中说“佛向性中作,莫向身外求”,每个人都有一座无尽的宝藏,就是我们的心地,要开启宝藏,须时时观照自心,时时觉悟,待得功夫纯熟,自然“玲珑宝藏豁然开”。

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:文慧法师

 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

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